文 | 略大参阅,作者|小遥,修改|田野
“坐标吉林长春。假日在家点了份麻辣烫,看差评里有人说难吃,满是麻将(或许是手误,把麻酱写错了),然后商家回复:那下次给你搁点儿扑克。”
“驾校练车,四排道的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,同一块小石头我压了四遍曩昔,我教练说:你搁这瞄准呢?”
“我舅家,正好我舅妈在敷面膜,我爸就跟我闺女说:你看你舅姥,脸上扣大棚呢。”
“我妈要去厨房拿东西,进厨房就忘了要拿啥,然后我爸说,你能不能别去沙漠了。我问咋的,我爸说你妈便是沙漠里的一只鹤,dear了鹤。”
每个长假,都是东北人会集吐槽家园的黄金档。
身在其间的人或许无感,但关于在外上学、作业的年轻人,东北特征的毒舌是值得记载的家园假日限制——他们乃至乐意为此发布一条朋友圈。
在东北,诙谐是流动在黑土地里的。它的底色,是阅历世过后的达观,是对日子持续坚持的热心。
总能在普通乃至单调无聊的事物上整出点花活儿来,是东北人特有的技术。比方东北最近举行的两场马拉松竞赛,就被活生生整成了城市“流水席”。
一般来说,马拉松参赛选手们都喜爱在交际渠道上发布关于跑步自身的视频,但赛事挪到东北后,场边的补给站却成为了要点。9月底在辽宁向阳的马拉松竞赛中,由于沿途补给物真实丰厚,腊肠、烧鸡、小酥肉、锅包肉......有人不由得提问:“这是跑到东北早市里了吗?”